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百县千村行-- 仪陇200 多留守老人挣上了工资...

    信息发布者:yanggang
    2020-11-23 12:02:36    来源:今日仪陇   转载

    一县一策 

    10月18日傍晚,仪陇县铜鼓乡九龙山村,76岁的赵仁元走出蚕房,拨通了儿子的电话。电话那头,在外打工的儿子照惯例关切两句,“爸,咋了?是不是钱不够用了,我等下就去给你汇一点。”

    南充市仪陇县铜鼓乡九龙山村探索建立﹃产业园+龙头企业+合作社+小农户﹄四层带动体系,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务工,实现富农增收。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
    “不是不是。”赵仁元有点急了,清了清嗓子说,“把账号发给我。天冷了,想给娃娃汇点钱买新衣服。我和你妈现在都在村里挣工资。”

    在村里挣工资的,不仅是赵仁元老两口。去年以来,九龙山村引入业主发展现代化蚕桑产业园,共培植920亩桑园,建起5个蚕房,让200多名60岁到80岁的留守老人挣上了工资。四川日报全媒体 记者 蒲南溪 余如波


    发展蚕桑产业

    不眉毛胡子一把抓

    九龙山村有常住人口878人,其中60岁以上的有375人。最近几年,当地一直思考,如何让留在村里的人有活干。
    “搞产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,得选一个主导产业重点发展,招引业主。”铜鼓乡党委书记陆华铭说。
    经过多次商议,决定在当地蚕桑产业基础上“做文章”。“栽桑养蚕是轻体力活,且每年3月至10月养蚕、11月至次年2月管护桑园,可以保证老年人的稳定收入。”
    仪陇县引进香港利达丰集团,在当地全资成立布碧丝农业和家丰时装两家子公司。去年2月,以布碧丝农业为主体的仪陇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开始建设,园区涉及铜鼓乡、土门镇所辖19个村,桑园总面积3万亩,其中核心园区2万亩。当年7月,园区基本建成投用。
    园区吸引了一批以“返租倒包”模式承包桑田蚕房的返乡农民工。村民廖千就是其中一员。他承包了147亩桑园,管理着一个蚕房。

    “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。”廖千生于1989年,小时候家里养过蚕,但都没发展起来。“政府组织我们去宜宾、巴中、广元、广安等地考察。”廖千说,看到这些地方的蚕桑产业发展情况,我慢慢有了信心。


    专家、政府助力

    让产业引进来留得住

    产业不是引进来就完事儿,在技术、用工方面,当地也做了努力。
    仪陇引进西南大学、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机构的专家进驻园区,建成良种繁育基地和专家大院。“共聘请了21名专家,每季度调研一次,并提供技术指导。”陆华铭介绍,得益于此,园区内使用的都是优质良桑嫁接桑苗和蚕品种。“比如质量更高的黄金茧,更加环保的彩色茧等。”养蚕过程中使用的新设备等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。
    和廖千一样,张高春也是去年第一批承包桑园的业主,但现在他们不仅是业主,还成为了园区的技术员。这一年多,张高春从专家那里学到不少知识,再加上平日里的实践,已经成为了合格的技术员,还能对新加入的业主进行培训。“去年开始,我们在仪陇当地征集了11名学生,委托省蚕校定向培养。”布碧丝农业公司负责人表示,经过三年的学习,这些学生又将成为园区内的技术骨干。

    仪陇县铜鼓乡九龙山村蚕桑产业园区内,村民廖千正给桑蚕喂桑叶。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
    而在用工方面,廖千笑着介绍,桑园和蚕房雇佣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,“他们每天要么摘桑叶、要么在蚕房养护。”
    “活不累。现在每个月我和老伴都能有近两千元的收入。”赵仁元回忆以前,“想挣点钱,就要早上五点起来去土门镇卖菜,一走两个多小时不说,有时候一天下来只卖出去一个冬瓜。”

    陆华铭介绍,目前整个园区吸纳了当地2800余人务工。“他们主要是在家的老年人或带孩子的妇女,月收入1500元到2000元不等。”


    一线故事

    四川日报全媒体 记者 蒲南溪 余如波
    “最近生意好,我和老婆两个人忙前忙后,挣了一万二三呢!”一看到记者,许雄平就难掩喜悦。许雄平家住在仪陇县马鞍镇玉兰村,这里位于国家5A级景区朱德故里景区内,是景区范围内唯一的贫困村。

    原来,朱德故里景区范围内有5个村子。“本想把村民全部迁出,以便于景区打造和管理。”朱德故里景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陈明说,最终他们让5个村的村民全部留下,向游客销售柑橘、红薯、菱角等小商品,或在景区内当农家乐厨师、观光车司机等来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。也因此,仪陇的“景区带村”扶贫模式被世界旅游联盟列入了2020旅游减贫示范案例。


    创业 种植妻子老家的菱角
    “游客就在家门口,有时看到我家的耙耙柑,就自己停车上来买。”许雄平住在景区内一处地势较高的山坡上。10多年前,他在外务工受伤,回到玉兰村务农。
    2015年,景区统一规划发展柑橘产业,许雄平分到2亩柑橘园。“树苗、肥料、农药都是发的,我们只用投入人力,然后自己卖果子。”他回忆,以前他只有几十棵柑子树,现在有四百棵了。每到柑橘成熟季,许雄平骑着三轮车到景区销售,每年至少增收3万元。
    为进一步抓住景区带来的机遇,许雄平谋划了更多的产业。2018年,他用领到的产业扶持金和自有资金,改造自家的鱼塘,发展网箱养殖鳝鱼。目前,他养殖了100箱鳝鱼,年利润可达五六万元。
    许雄平的妻子宫艳玲是湖北人,见丈夫这么大的干劲,也开始琢磨起致富门道。
    “在湖北的景区,卖菱角的很多。但是四川这边几乎没人种这个。”宫艳玲向丈夫说起这个提议,二人一拍即合,说种就种。平时,他们的菱角每天能卖出去五公斤多,每公斤24元到30元,一到节假日,就会成为抢手货,收入更可观。
    不干农活时,许雄平喜欢刷抖音。但他关注的不是加了滤镜的主播,而是在鱼塘里忙活的农户。“湖北的鳝鱼养得好,存活率能到80%,一箱可以收20公斤,我现在一个箱只收得到15公斤,还差得远。”为此,许雄平报了一个网络培训课,积极和老师讨论对策。

    靠景区脱贫致富的,不止许雄平。据悉,景区按“景区规划栽植,农户管理获利”原则,在旅游通道沿线栽植枇杷等水果,招引业主。目前,景区内共发展水果产业4000多亩,涉及到的村民人均增收达300余元。


    就业 不光有公益岗位还能参加培训
    傍晚时分,朱德故里景区的观光车正式收班,陆续停靠在西门停车场充电桩旁。此时,村民许法明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,他仔细查看每辆车当天行驶的里程数、余电量,再插上充电枪。每隔一会儿,他都要巡逻一圈,以确保车辆安全充电。
    许法明今年49岁,曾是玉兰村的贫困户,因患有慢性病,不能干重体力活儿。家里女儿上大学,母亲又身患重病,妻子一个人在外务工,肩上的担子特别沉重。上有老,下有小,许法明心急如焚,“想在附近找一份工作,既可以照顾母亲,又能帮家里分担一点负担。”
    帮扶责任人了解到情况后,与景区协调,为许法明落实了公益性岗位。2018年6月,许法明成为景区的一名临聘工作人员。他白天在家照顾母亲,傍晚,骑几分钟摩托车,到景区上班。许法明表示,景区的帮扶政策给了他信心和希望。“在家门口能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,很知足。”

    不光许法明,景区的开发发展,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捷径。在安置就业方面,景区优先考虑贫困群众在景区务工就业,提供农家乐厨师、观光车驾驶员、保安、服务员、保洁员、解说员等就业岗位,解决贫困群众200余人、贫困大学生10余人直接就业,间接解决1.6万余人、贫困户4000余人就业。同时,对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开发的公益性岗位,给予岗位培训补贴300-800元,并开展旅游从业技能培训1800余人次。


    脱 贫 门 道 


    赛金镇潮水坝村

    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全面脱贫

      2016年引进海升集团,建立1502亩高标准柑橘产业核心区,贫困户、农户入股分红、入园务工;循环利用沼液、粪便,建立种养循环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。


    文星镇龙凤场村

    建立奔康产业园利益联结机制

      引进南充铭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流转土地1200亩,发展花椒、油桐、刺梨子及生态养鱼,建立“龙凤场村脱贫奔康产业园”利益联结机制。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328元。


    马鞍镇琳琅村

    景区带村助脱贫

      依托朱德故里5A景区,兴办农家乐21家,小商业摊点14家,不少村民还当起了景区保安、清洁工、园林工等;引进仁移果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,发展837亩优质柑橘基地,带动村民180余人就业。


    日兴镇黎明村

    统筹成立旅游合作社

      编制以渔水旅游自然观光为主线,以集休闲、会议、餐饮、疗养于一体的多功能游客中心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。统筹成立旅游合作社,让村民与业主一道负责前期产业筹备和后期经营管理。


    度门街道高梯子村

    撂荒地变产业园

      采取“业主+基地+农户”模式,招引业主流转撂荒土地300余亩,种植脆红李、大雅柑橘等;招引业主养殖生猪、肉牛,通过土地流转、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32户,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。


     扶贫车间建起来 村民成了产业工人 


    “厂房就在离家几十米外,上班非常方便,还能照看老人和小孩!”见到记者时,仪陇县日兴镇九湾村饶静难掩脸上的兴奋。
    饶静口中的厂房,指的是村里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来料加工扶贫车间。
    为了让农村富余劳动力灵活就业,仪陇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,在金城、马鞍、复兴等15个乡镇建成来料加工扶贫车间45个。
    2019年,仪陇县引进浙江东阳逸渝纺织公司,成立四川逸渝科技有限公司,入驻九湾村建立扶贫车间。
    饶静曾是村里的贫困户,常年在外打工。因家有老人生病,她经常回家,医药费和路费花销都很大。自从去年进了车间绣花,饶静平均每月能挣到5000元到6000元,每天不但能按时上下班,还能接送孩子上学放学。
    采访时,饶静特意带记者参观了扶贫车间。走进车间,记者看到沙发垫、窗帘、鞋帽等产品。车间相关负责人介绍,他们公司主要从事服装和家纺产品的设计、生产和销售,而这种以“企业总部为核心、扶贫车间为纽带、贫困户参与为重点,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”的“造血式”扶贫路子也在探索中越走越宽。
    据悉,当地45个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帮助当地新增就业1500余人,其中贫困人口就业500人,辐射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万余人,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余元。

    来源 | 四川日报 记者 蒲南溪 余如波 肖雨杨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